教育培训

梅州市党性提升专题培训

时间:2020-05-14

梅州市是原中央苏区、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梅州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老区。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梅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战,走过了一条光荣而又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周恩来、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革命活动的足迹;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八一”南昌起义军、朱毛红四军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梅州儿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荡气回肠、弥足珍贵的红色故事和革命史迹。

梅州党性培训封面.jpg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场教学点简介1.png

一、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区建设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叶剑英纪念园筹建于2004年,历时三年,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开园。叶剑英纪念园规划占地面积482亩,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

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广东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原有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扩充、配套和完善而扩建的,占地面积482亩,分为人文秀区、纪念景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和生态林区四个功能区。力争建成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2007年5月份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时开园剪彩,向外开放。

叶剑英纪念园.jpg

(图片来自网络)

2007年5月13日上午,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建成并正式开放。分人文秀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由叶帅故居、叶家宗祠、叶剑英纪念馆、纪念广场、入口广场、题壁广场、泉井广场、诗林广场、石刻、亭子、果园、植物园、观景台、农家乐园、客家风情街系列景观组成。纪念馆外观呈几何构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设四个展厅,以“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序列,共展出叶帅各个时期的图文600多张、艺术品22件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献与实物史料,充分展现出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风范、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光辉的一生。叶剑英纪念园集展示伟人风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融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绿色生态旅游于一处,2008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叶剑英纪念馆

叶剑英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在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左侧,距梅州市区33公里。纪念馆建于1987年7月,1989年10月22日竣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等领导和海内外各界人士计200多人参加了隆重的开馆剪彩典礼。叶剑英纪念馆原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层,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等文物,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叶剑英纪念馆规模宏大,建筑面积六千五百平方米,纪念馆中设施齐全,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二件,二级文物三十九件,三级文物九十六件及大量其他普通文物藏品。2001年6月,叶剑英纪念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列为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叶剑英纪念馆.png

(图片来自网络)

三、叶剑英故居

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环境优美。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是一幢普通农舍,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故居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板台凳等-用品,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海内外乡亲捐资在故居旁兴建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纪念馆设有五个陈列室,展出叶帅珍贵照片200幅和生前用过的实物50件。门前耸立着2米高的叶帅铜像。

叶剑英故居.jpg

(图片来自网络)

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包括烈士纪念碑、战役纪念馆、瞻仰平台、石雕门牌坊、朱德铜像、军魂主题雕塑、纪念浮雕文化墙、购物场所、医务室、瞭望塔、将军书画碑林、三河坝战役多媒体展馆布展、八一广场将帅雕塑布展、体验式战壕、游客服务中心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系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最近又成为“广东省干部党性教育教学基地”。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已发展成为闽粤赣周边地区干部群众和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先后在这里举行了“薪火相传,再创辉煌”红色旅游火炬传递·大埔站活动、“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型军民徒步活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暨三河坝红色徒步行活动、“感受红色文化,传承苏区精神”主题实践教学等大型主题活动。

2016年12月,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19年12月,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jpg   

(图片来自网络)

五、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位于梅州城区剑英公园内。为了纪念梅州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纪念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先烈,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兴建了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为琉璃瓦面平房,现代园林式建筑。馆内共设5个展室,展线总长252米。分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部分,以中国共产党梅州地方组织活动为主线,突出反映梅州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重点介绍从辛亥革命至全国解放梅州革命斗争历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革命旧址。共展出各类历史照片、图表等680多张和革命文物290件。馆内还辟有梅州革命烈士纪念室,刻写了熊锐、朱云卿、张民达等4563位烈士英名(其中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13名;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705名,抗日战争时期126名,解放战争时期670名)。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是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jpg 

(图片来自网络)

六、平远县红军纪念园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陈毅和林彪率领红四军于1929年11月和1930年5月先后三次到达平远仁居,为拱卫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和为红军筹粮筹款的重大任务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保护历史遗迹,平远县在仁居镇建设了“粤东地区第一个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主题公园”,成为市级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景观。纪念园占地200亩,内设主展馆区、主题雕塑区、纪念亭、纪念塔和休闲观光区等四个功能区,另有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政委住地、军需处、后勤处旧址和大量红军标语墙,用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翔实介绍了红四军诞生、三进平远、平远赤色政权建立等历史。该纪念园是广东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为主题的纪念公园,现为梅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平远县红军纪念园.jpg

(图片来自网络)

七、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交通站旧址

位于梅江区三角镇坜明村乔琳公祠。乔琳公祠,始建于明代末期,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三堂四横一附杠结构的客家围龙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亩。该祠是梅州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东江纵队粤东游击党组织上传下达的秘密据点。该祠走出了以张荣娇为代表的革命青年,为梅县革命和解放事业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2019年4月1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交通站旧址.jpg

(图片来自网络)

八、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

位于丰顺县下八乡滩下庄屋坪村。原是竹木茅草临时建成,后被反动派军队烧毁。1985年在旧址后面兴建了一座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面积450平方米,作为东江苏维埃政府暨红十一军的纪念馆。1930年5月1-2日,东江特委在此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184名,选举产生了东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魁亚,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颜汉章。

    八乡山位于粤东的莲花山脉,在丰顺县的西南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我省东江地区革据地的中心。坐落在八乡山腹地滩下庄屋坪村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及其附属的“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闻名遐迩。旧址是竹木茅草建成的,于1930年冬后被反动派军队在不断对八乡山发动的大规模围攻中烧毁。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1985年由广东省文化厅拨款、丰顺县人民政府兴建的一座二层的钢筋水泥楼房,面积450平方米。纪念馆的展览图文并茂,有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珍贵照片,也有描绘当年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盛况的图片,亦有反动派“围剿”东江苏区的文件、手令、报刊记载,还有敌人写下的“生擒古大存赏银两万元”、“击毙古大存赏银一万”等反动墙标。展出的文物还有赤卫队使用的武器——海螺号角、长戈、火药枪、红袖圈、红肩章及烈士遗物等。通过这些革命文物,参观者可依稀领略到当年红军那血染的风采。1930年3月,东江特委领导下的东江苏区召开了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1930年4月,又在八乡山滩下庄屋坪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东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魁亚、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红十一军,古大存任军长,政委颜汉章,下辖5个团和1个教导队,官兵约3000人。东江、广州、琼崖、粤北等地的代表共有3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十一军建立以后,加强了统一领导和部队的团结,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与反动武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持久战斗,革命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时期。东江人民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人民,长期以来,东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英勇奋斗,前仆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jpg

(图片来自网络)

九、九龙嶂革命根据地

位于梅县、丰顺两县交界处,地处丰顺西北梅县之南,在革命战争年代,那里成为革命战争的摇篮。它是粤东地区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领导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井冈山”。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所处位置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大山区、深山区。其东邻铜鼓嶂,西接鸿图嶂,南连潮、揭,北通江西中央苏区,在粤东(梅州)处于重要战略位置。九龙嶂是一个深山老林,那里四面环山,地势陡峭,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与外界接触,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很难想像,在解放战争年代,在这里开展革命战争是多么艰辛。事实胜于雄辩,为了全中国解放,为了给后人带来幸福生活,就在恶劣的环境下,到处留下革命先辈红军指挥部旧址们的战斗足迹。这里成为了革命历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jpg

(图片来自网络)

行程安排1.png

梅州市党性提升专题培训班(行程安排).png







[关闭]
上一页:党性教育培训 下一页:

  400-636-0505

2819337486@qq.com

  深圳学院地址:中国·深圳康利城一号楼2层(布吉平吉大道66号)
  佛山学院地址:中国·佛山南海区东成财智中心一号楼15层 (南海区石龙北路60号)

--友情链接--

东成财智培训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企划动力 备案号:粤ICP备2023123452号